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25年将继续开展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最终立项的校级项目将择优推荐进入省级评选。本次申报项目包括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生精品课程、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案例库建设等三个类别,现将具体申报程序及时间通知安排如下。
一、项目类别与重点支持方向
(一)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重点支持研究生培养中的教育教学机制体制改革、培养模式创新、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与课程思政教育、产教融合、分类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研究与实践领域的选题。
(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数智化专项)
重点支持已列入2025版培养方案,并经过两轮以上教学实践检验,且在2025版培养方案中计划进行数智化改造的课程。
(三)专业学位课程案例库建设
1.案例库建设课程须是列入我校所有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培养方案,并经过两轮以上教学实践检验,鼓励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所列课程中进行选题。案例的基本结构至少应包括以下要素:案例标题、案例摘要、关键词、正文、案例思考等。所涉及的案例类型、案例编写规范可参考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相关专业学位要求施行。
2.案例库建设中所涉及的案例应具有原创性、实践性、典型性、创新性、前沿性和启发性,成果应该能够在专业学位课程教学中运用,并可在相关专业范围内共享。
3.案例叙述清晰,理论分析准确、实用,教学案例组织合理、结构严谨。注重科学研究与教学案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发基于真实情境、符合案例教学要求的高质量教学案例。
二、申报条件与要求
(一)资格条件
项目主持人和参加者应是我校在岗的研究生指导教师或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并承担研究生教学、指导工作或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二)限项规定
1. 每人每年只能牵头申报一个项目;
2. 在研项目未结题者不得作为主持人再次申报新的项目;
3. 项目执行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
三、申报程序及时间安排
(一)个人申请(4月3-4月25)
申报人按照要求填写对应项目申报书(附件1-3),提交至所在培养单位;
(二)单位审查(4月26-5月8)
各培养单位根据本单位申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并将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4)及相关申报材料统一报送至研究生院培养科。(材料由各培养单位统一报送,不接受个人递交的申报材料。)
(三)专家评审(2025年5月9日-5月16日)
研究生院负责申报材料的形式审核,并组织专家对所报项目进行分类评审,拟定立项课题。
(四)校内公示
学校汇总专家评审意见并将评审结果上报校长办公会审定后进行公示。
四、结项考核标准
(一)教改项目
1. 重点项目:核心期刊教改论文1篇或普通期刊论文2篇;
2. 一般项目:普通期刊教改论文1篇。
研究成果须标注项目编号,发表时限与项目周期一致。
(二)精品课程(1和2并3中任一项)
1. 完整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
2.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报告;
3. 教材、论文、获奖证书等成果佐证材料。
(三)案例库建设
1.每个案例库中至少应包含5个案例;案例应结合社会上热点问题,或领域内重点问题,或实践中代表性问题;应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案例及原创性案例,原创性案例不得少于3个。
2.案例库案例包括综合课程案例(≥2个)、单一课程案例(≥2个)、知识点案例(≥1个)。综合课程案例是指涉及多门课程知识的案例,一般不少于5000字;单一课程案例是指只涉及到某一门课程多方面教学内容的案例,一般不少于3000字;知识点案例是指只涉及到某一门课程中某一特定知识内容或知识点的案例,一般不少于1000字。
3.案例库的建设成果形式:应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予以展现,课件应做到文字、图片、表格乃至动画相结合,每种案例的授课时间不少于1课时。鼓励各专业学位领域在建设案例库的基础上形成案例教材。
4.根据主讲课程的内容,从本行业实践中选择和收集相关案例,按照相应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布的研究生教学案例编写要求进行案例编写。
五、材料报送要求
(一)纸质材料
申报书双面打印一式三份,加盖单位公章后以学院为单位于2025年5月8日17:00前提交至研究生院培养科(行政楼422室)
(二)电子材料
申报书PDF版及汇总表Excel版(见附件)同步发送至:1009029244@qq.com
联系人:端木慧子 苏楠
咨询电话:81556495
研究生院
2025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