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学西安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官方网站!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学科建设办公室(创建办)2016年度党政工作要点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2016年,是学校“十三五”建设的开局之年,学校党委和行政,在全面总结“十二五”成绩、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发展实际,制定了“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以“八大工程”为抓手,通过5-10年的努力,把学校建成整体办学实力位居西部地区同类型高校前列,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经、管、文、法、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建设目标。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主管副院长的悉心指导下,根据学校“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和本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学科办紧紧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发展目标,扎实开展了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完成了党政工作要点中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具体如下:
      一、对照“更名大学”指标体系,查漏补缺,拟定工作方案,做好更名大学准备工作
今年,学校将更名大学和进入省属高水平大学行列作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两大重要任务,第三次启动了更名大学工作,为了切实做好相关工作,学科办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前期调研
      2016年4月19日至27日,杨涛书记、周作斌副院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学校更名工作的组织领导、具体创建过程、迎评工作的安排部署及任务如何细化等方面的内容赴陕西理工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三所更名成功高校调研学习,调研工作使大家开阔了视野,学习到兄弟院校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对学校的更名工作有了新的思路和规划。
      (二)拟定工作方案
      2016年6月,学科办根据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指标要求,制做了更名大学指标摸底调查表,对学校的29项办学指标进行了摸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在讨论和分析学校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完成了《西安财经学院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总体方案》、《西安财经学院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实施方案》以及各个子方案。总体方案为学校创建工作确立了指导思想和建设思路。学校成立了由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工作领导小组,并设专门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的总体协调、督查检查。《实施方案》将建设期的工作任务分为两个部分,重点围绕没有达标或短板部分,进行专项和重点建设,整体工作思路是以问题为导向,弥补短板,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加大监督力度,集中有效力量实施建设工作。
      (三)召开创建工作动员大会
    为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创建工作,2016年6月21日,学校召开了创建特色鲜明财经大学动员会。会上,党委书记杨涛发表了题为《凝心聚力 振奋精神 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的讲话,党委副书记、院长胡健作题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动员报告。书记校长的讲话强调了 “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对学校的重大意义,号召全体教职员工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力拼搏,确保创建目标的实现。
学校各个部门目前正按照《实施方案》的阶段性目标,有序开展工作。10月份,丁巨涛副院长召开有关部门专项工作汇报会,对8个薄弱环节的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督查。
     (四)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制定方案,加大建设力度
     随着国家 “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出台,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各自的一流学科建设规划,与省属其他高校相比,我校面临更名大学以及“双一流”建设的压力和挑战,根据学校党委及行政的统一部署,学科办结合学校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的目标以及学校“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强学科和学位点建设,为了打好特色牌,实现错位发展,学校制定了《西安财经学院创建统计学“一流学科”的实施方案》,力争经过建设,使统计学学科团队影响力显著扩大,科研能力明显提升,标志性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显著的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毕业生社会竞争力明显增强,科研基地成为服务地方和行业建设的高端智库。
      (五)特色展馆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为充分展现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发挥校史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学校决定开展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展馆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学校综合成就展、智库集群展、实验实训教学成果展。
     2016年9月9日创建办专题讨论《西安财经学院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展馆建设工作方案》,并经2016年9月22日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工作领导小组会讨论通过。六个工作小组在2016年 10月20日前将本组建设工作方案报学校创建办。各组正积极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六) 推进西安财经学院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薄弱环节建设工作
     弥补《教育部大学设置标准指标体系》的薄弱环节是我校创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切实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创建工作,加强薄弱环节的建设,落实责任,学校创建领导小组于10月28日专门就此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建设工作方案。创建办积极推动各责任部门开展工作。12月13日,完成学校布置的陕西省政府关于我校更名工作专题会议的汇报材料,为我校更名工作做出贡献。
     (七)完成 西安财经学院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支撑材料目录的整理工作。
     二、做好硕士学位授权点调整、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论证及申报工作
    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工作何时启动,与教育部什么时候开展此项工作有关。但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进行了提前部署,根据我校学科建设的建设成效,将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确定为拟申报的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将工程管理、公共管理、税务、审计、保险、国际商务、法律作为拟申报的专业硕士学位申报学科。学科办召集有关二级学院,对此项工作做了部署。11月,教育厅学位办下发了《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申请基本条件》(征求意见稿),学科办征集了相关二级学院的意见,上报教育厅学位办,也为明年此项工作的开展做好相关准备。
    三、做好第四轮学科评估建设工作
    今年5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下发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邀请函》,决定开展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工作。根据文件精神,学校的统计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须参加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学科办接到通知后,制定了《西安财经学院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成立了以胡健院长为组长的第四轮学科评估领导小组,4月28日,胡健院长主持召开由相关二级学院院长、主管学科副院长及学科秘书等参加的作第四轮学科评估动员会,会上,学科办解读了第四轮学科评估政策的变化和创新之处,部署安排了评估工作开展。6月底,学科办和各参评学科顺利完成了数据上报的各项工作,据了解,评估结果会在明年一月公布。
 
以上为《西安财经学院2016年党政重要事项部门任务分解承诺一览表》学科办承诺完成的四项工作重点工作。2016年,学科办还完成了一下工作:
      四、完成了省教育厅对我校省优势学科项目的年度检查工作
      优势(重点)学科建设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心,经过上一周期的重点建设,我校的优势(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已打下比较厚实的基础,初步显示出一定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根据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对2015-2016年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进行年度检查的通知》(陕教位办〔2016〕5号),省教育厅决定对省级优势学科建设项目进行年度检查,按照文件要求,学科办组织专门人员和相关专家对我校省级特色学科建设项目第一个建设周期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全面验收,填写了项目绩效报告。总体来看,各学科项目不断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队伍、加强科学研究,产出了一批重要的标志性成果,取得了优异建设成效,并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年度检查。
      五、完成了省教育厅对我校省级特色学科项目的年度检查工作
      我校省级特色学科建设项目,经过多年的建设,在学科方向凝练、学科队伍优化、科学研究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学术交流层次及平台条件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学科影响力不断增强。根据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对陕西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建设项目进行年度检查的通知》(陕教位办[2016]6号),省教育厅决定对省科学特色学科建设项目进行年度检查,学科办组织相关专家对我校省级特色学科建设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评审,填写了项目年建设成效分析报告上报教育厅。
      六、开展了校学术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的调整工作
      我校学术委员会成立以来,在学校重大的学术事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学校开展了新一轮全员聘任工作,部分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因年龄及工作变动等原因不能继续履行学术委员会委员职责。根据《西安财经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新一轮聘任工作的实际情况,学科办(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对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在各二级学院上报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本次调整只涉及因聘任岗位调整空缺学术委员会委员的二级学院(部)和职能部门,缺一补一,原有席位不变,委员没有变动的二级学院(部)不进行调整。随后,根据《章程》对教学指导专门委员会、教师聘任专门委员会、科学研究专门委员会以及学风道德专门委员的相关委员进行了调整。目前学校在全省高校率先进行了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将学术管理的资源和重心逐步下移到基层学术组织,并试图通过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处理好大学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各级学术委员会应在现代大学治理过程中发挥好积极作用。
     七、完成了我校2015年度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带头人享受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申报工作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5年度学科带头人“三秦人才津贴”申报发放工作的通知》(陕教位[2016]3号)文件精神,学科办组织开展了我校省级优势学科建设项目负责人申报享受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人选工作,经个人申报、资格审查、校内公示、学校审定等程序,顺利完成了省级优势学科、省级特色学科建设项目负责人5位同志申报“三秦人才津贴”工作。
     八、完成了我校专家库更新工作
     为了适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和咨询需要,做好论文评审、学科评估等有关工作,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建立了研究生教育专家库。为了解决部分学科专家数量不足和参与度不够的问题,学位中心印发了《关于更新专家信息库的函》(学位中心[2016]90号),学科办组织各研究生培养二级学院,就填报内容、填报范围进行了说明,安排此项工作。本次专家库要求填报的信息字段比较多,学科办对各二级学院上报的信息,参考专家库更新数据表结构和说明,逐条进行核对和完善,对原有的专家进行了信息的增补、删除、修改和更新,登录学位中心专家库系统,上传更新后的专家信息,完成专家库更新工作。
     九完成了社会名家工作室的上报工作
     为了进一步摸清我省高校开展院士工作室建设的基本情况,加快推进院士工作室建设,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填报《高等学校院士工作室基本情况表》》的通知(陕教位办〔2016〕7号),根据文件精神和学校的学科建设特色,学科办组织统计学院和经济学院填报了许宪春、风笑天、白暴力、杨秋宝四个社会名家工作室,并将每个工作室建设情况各形成一份简要概述性文字材料(含建设目的和意义,主要建设目标,建设方案主要内容,受聘院士基本情况和主要研究成果,依托学科的基本情况等),报送至省   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
     十、完成了上级部门及学校交办的其他主要工作
      (一)完成了省一流学科经费编制工作。根据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下达2017年教育财政专项资金项目预算控制数及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要求,与财务处共同完成了省属高校“四个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资金申报工作,包括项目简要介绍、项目设立目的、依据和用途、2017年项目资金支持的具体内容标准及预期目标等内容。
     (二)完成了本科审核评估相关工作。按照学校审核评估工作总体安排,学科办完成了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有关学科建设相关指标数据的采集、录入工作,根据审核评估任务,撰写办学定位在学校各种规划中的体现。
     (三)完成了人事处安排的对新教师入职培训工作。按照人事处对新入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的总体安排,学科办对新入职教师进行了“我校学科建设现状及发展任务”的培训讲座,使新教师了解我校学科布局、发展态势,增强其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提高岗位责任意识,为我校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四)完成了2016年学校基础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
     按照院办开展学校基础数据统计报送工作的要求,学科办完成了与本部门相关数据的收集、填写和报送工作。
     (五)完成了国有资产清查和产权登记工作。
     根据《西安财经学院国有资产清查和产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配合国资处,对本部门占有和使用的仪器设备、家具用具装具、图书资料等进行了清查盘点,在清查过程中按要求完善了固定资产信息,填写盘点清单,通过部门资产清查,明确了部门对资产管理的责任。
     (六)完成学科建设追赶超越方案。
     根据学校有关精神,学科办完成了《研究生部、学科建设办公室追赶超越实施方案》,将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追赶超越目标定为浙江财经大学。通过制度创新,科学规划,以培养机制改革为动力,将资源向优势学科倾斜,实现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全面追赶超越,提升学校学科的整体水平。
     (七)完成了部门学科建设档案的整理、分类、归档等相关工作。
     十一、2017年工作计划
     (一)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继续做好更名工作。
     按照更名工作《总体方案》的安排,在今年重点建设的基础上,2017年我校的更名工作将进入预评及整改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迎接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来校考察,并根据结果开展整改工作。进一步完善《论证报告》、《校长报告》,完成申报材料的报送,完成学校综合成就展、智库集群展、实验实训教学成果展的建设和布展。
     (二)做好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的申报工作。
     根据所了解的相关信息,教育部计划在2017年启动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的申报工作,学科办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申报学科的建设,积极做好申报工作,配合学校高水平大学创建,实现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
     (三)充分利用第四轮评估结果,促进学科建设自身建设
    备受瞩目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预计于2017年初公布,学科办要充分利用学科评价在学科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评估报告客观、多层次的学科水平分析,为学校领导进一步加强学校研究生培养,提高学位授予质量的自我监控提供决策参考依据。